xiuren秀人网 - http://www.xiuren.com|语画界秀人免费版|秀人集官网首页|秀人网门户官网 / 汪知子 / 正文

回忆城知子罗:一夜成废城的传奇故事!福贡知子罗

2025-06-22汪知子 阅读 29

  p classql-block云南知子罗村:一夜废城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在云南的怒江大峡谷深处,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废城——知子罗。这个名字在傈僳族语中意为“一个好地方”。从清末开始,知子罗逐渐发展成为怒江地区的行政中心,直到1974年成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首府驻地。/pp classql-block然而,这座城市的命运在1986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时,有地质专家预言可能会发生山体滑坡,存在城毁人亡的风险。虽然最终没有发生地质灾害,但知子罗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废城。州府迁出,居民撤离,昔日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如今,知子罗已经从原来的州政府驻地变成了一个行政村,这种巨大的落差令人唏嘘。尽管如此,世代留守的村民们依然守护着这座城市,保留着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边陲小镇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用傈僳语称赞“知子罗”是“好地方”之意,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曾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城所在地。/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它曾经是怒江州府所在地,二十几年前它是繁荣的县城,而如今,常被人伤感地称为“记忆之城”或“废城”。/p p classql-block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前,氐羌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从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到达怒江之上的知子罗繁衍生息,他们称为“怒苏”,是碧江怒族的起源,往昔从古南诏国(现大理)经知子罗再翻越碧罗雪山到达高黎贡山只需一天就可以进入缅甸。自此知子罗成为古老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pp classql-block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从1912年,云南地方政府派遣怒俅殖边队进驻这里,设知子罗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设碧江设治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成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成为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pp classql-block1974年州府迁至六库镇,知子罗归碧江县管辖,并将其设为县城所在地,1986年碧江被撤销县制,现知子罗村属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从州府所在地一路下降成为了一个村子。1/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碧江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要沿着一条隐藏在山间的水泥路继续向上走,不一会路过一座烈士陵园。而碧江已经不复存在了。听老乡说这个陵园里埋葬着的大都是在解放后为碧江县修路而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八角楼/pp classql-block刚进村子就是全村最“宏伟”的建筑——曾经的图书馆八角楼。这座八角楼周围的墙上还残存着那个年代的印记,看到这些标语的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撤县时,特意从大理请工匠打造的县城新景观——八角楼才竣工不久。站在外面观望许久,想像着当年这座城市的历史如今都尘封在这座图书馆之中,不知当时这里的繁华景象会是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景点特色/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知子罗村,依然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格局和风貌,八角楼、青砖白墙的建筑让人恍然回到了过去,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因此也被称为“记忆之城”。/p 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pp classql-block去往知子罗要从怒江州的六库沿怒江公路北上福贡,过匹河乡后,再向前2公里处,转入右侧的一条岔路,路口矗立着一座石头的吉他。/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这个被时光遗忘的美丽角落,以其静谧而美好、清丽出尘的自然风光和保留完好的历史建筑,赢得了无数人的赞美。以下是一些对知子罗的赞美短句:‌/pp classql-block1.知子罗,一个美好的地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怒江之畔。/pp classql-block2.知子罗,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却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屋建筑,仿佛一个鲜活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3.漫步在知子罗的街头,恍若隔世,每走一步都仿佛踏在过去的峥嵘岁月里。/pp classql-block4.知子罗,一座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记忆之城,即使时光过去了30多年,依旧保持着七八十年代的模样。/pp classql-block5.置身知子罗,可以欣赏到壮美怒江大峡谷的最佳视角,感受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的雄峰对峙,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6.知子罗,虽然显得有些老旧,但斑驳的痕迹里依然能够看出往昔岁月的热闹辉煌,弃而不废、纯朴静谧,这就是知子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这些赞美短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知子罗的独特魅力和历史韵味。如果你有机会亲自前往,相信你会对这里有更深的感受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地方,坐落在云南怒江大峡谷的东岸,曾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如今已变成一座空城,但历史的烙印依然清晰可见。知子罗的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苏式美学的痕迹,墙上随处可见的毛和语录,让人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特殊的时代。‌/pp classql-block知子罗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匹河怒族乡东边,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相邻。‌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繁华一时。然而,由于地质隐患和交通不便,知子罗逐渐衰落,成为一座“记忆之城”。尽管如此,知子罗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怒族和傈僳族生活方式,村民们在这里过着宁静的生活,种地、挖药材、养殖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pp classql-block交通方面,知子罗的盘山路虽然修得不错,但自驾仍是主要选择。‌进村的游客中心设有停车场,方便自驾游客。周边还有老姆登村等景点,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知子罗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让人缅怀逝去年代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仿佛坐上时光机回到了80年代。/pp classql-block适合人群‌:适合喜欢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游客。/pp classql-block最佳旅行时间‌:全年皆宜,但需注意当地的气候变化。/pp classql-block住宿和餐饮‌:知子罗有条件良好的酒店,附近的老姆登村也有性价比高的民宿和家常菜馆。/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美丽的地方,位于怒江大峡谷的半山腰,周围环绕着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景色壮丽。‌这里曾是怒江州的州府,但随着碧江县的撤销,知子罗成为了一个“记忆之城”,但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知子罗的自然环境极为优美,阳光透过蓝色的空气和山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这里的蓝色和绿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画卷。知子罗的教堂建在山崖边上,红色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朴素而庄重。/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知子罗逐渐重新与外界建立了联系,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当地的怒族和傈僳族人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知子罗的民宿、客栈和农家乐也逐渐增多,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知子罗是怒江大峡谷之巅的云上之城,这里有着质朴壮观的原始生态环境和自然美好。‌老姆登村是一个以怒族为主的村寨,村中的民居高低错落于林木之间,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远处的碧罗雪山和对面的高黎贡山皇冠峰清晰可见。老姆登村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还充满了民族风情和山居之美,村中的客栈民宿环境干净,风景优美,是体验怒族文化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知子罗则被称为“记忆之城”,这座被时间遗忘的废城定格在80年代的模样,充满了怀旧的气息。‌知子罗曾是怒江州府所在地,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发展限制,最终成为了“记忆之城”。这里的八角楼是全村最“宏伟”的建筑,墙上还残存着那个年代的印记,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pp classql-block老姆登知子罗景区的美景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怒族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品尝到地道的怒族美食如漆油鸡和侠拉。此外,老姆登村的客栈保存了怒族的建筑风格,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到怒族古老的民居气息。/p p classql-block怒江记忆之城知子罗与怒江最美村庄老姆登!/pp classql-block知子罗位于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在云南省怒江大峡谷的半山腰,古时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与市场。新中国成立后,1974年以前,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知子罗是为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1974年,怒江州府下迁到六库。80年代初,地质专家认为知子罗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性很大,由于对滑坡担忧等原因,知子罗人去城空,一夜之间繁华散尽,从怒江州府变为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一个行政村,也成了中国最著名的废城。不过当地人不愿意以废城称呼它,而给知子罗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记忆之城”。因为它尘封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进入知子罗,首先看到一个八角形的典雅建筑,它是知子罗标志性建筑,人称八角亭,是建成后从未使用过的图书馆。它还是当年的模样。时间和岁月只是增加了知子罗的沧桑,斑驳的墙上毛依然光芒四射。/pp classql-block在八角亭上,视野开阔,高黎贡山延绵不绝气势雄伟,翻越大山,另一面就是缅甸。高黎贡山宛如知子罗的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知子罗正对高黎贡山,背靠碧罗雪山,从这里翻过碧罗雪山向东就进入通往内地的兰坪县、大理等地。它古时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而在解放后随着沿江公路的建设,人们无需翻山越岭,于是驿站逐渐荒废。位于半山腰的知子罗离山下公路甚远,交通不便,这也是成为知子罗荒废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1000多年前,远古氐羌系统中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越过碧罗雪山,来到怒江上的知子罗繁衍生息,他们自称“怒苏”,是碧江怒族的起源。知子罗是怒江峡谷早期仅有的几个集市之一。而居住在更高处、同为乌蛮部落后裔的傈僳族下来赶集,用傈僳语称它为“知子罗”,意思是“好地方”,知子罗风景如画,这个名字起的还真是恰如其分。/pp classql-block八角亭旁边的建筑是当年驻军的营房,当年某驻守部队的团部设于此。/pp classql-block从八角楼向东是知子罗的主街,平坦宽阔,四周都是斑驳老旧、青砖灰瓦式的老建筑,曾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县城老街道已经物是人非。/p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所有建筑都保持着六七十年代模样,走在知子罗街道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红色的年代,所以这里又被人们怀念地称为“记忆之城”。/pp classql-block曾经,知子罗是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是怒江地区最繁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而今,知子罗是一个安静的小村庄,生活着纯朴的人民。/pp classql-block在村子的制高点,看近处的瓦顶,刚刚去过的八角楼图书馆,远处的高黎贡山,层层递进,风光绝佳。能想象出当年知子罗人的落寞,一夜之间,城废人散,这副画面永远的定格在他们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知子罗依山而建,道路呈“丰”字形,如果从高空看,应该是梯形结构。沿山路拾石阶而上,每一步都好像穿越回到30多年前。道路两旁的旧建筑,虽然有些破败,但无论从街道布局还是建筑设计,依然能从斑驳的痕迹里看出以往岁月的荣光。/pp classql-block在“丰”字形的两侧街道,非常安静,在被废弃的房屋墙角,荒草肆意生长,只有极少的几个游客,在缅怀过去的时光。/pp classql-block村里的狗狗很善良,看见人只是马上立起身并不叫,然后再安然的躺下晒太阳。/pp classql-block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立碧江县临时政务委员会,1950年改称碧江县人民政府,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知子罗成为怒江区委、区政府驻地。/pp classql-block至1974年怒江州府迁至六库前,知子罗一直是怒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后,知子办归原碧江县管辖,是县城所在地。/pp classql-block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碧江县建制撤消,知子罗现归属福贡县管辖。/p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是所学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主席他老人家提过的校训,是80年代以前每所学校必备的标语。/pp classql-block30年过去了,预测中的山体滑坡终究没有发生,于是一些山民陆陆续续重新入住知子罗,使原本荒无人烟的老城又重新有了生命力。有人居住的院落干净有序,柴火都堆的整整齐齐。/pp classql-block村子里有人居住的地方也和别的农村没有什么区别,炊烟袅袅,村民蹲着聊天吸烟。顶半边天的妇女们在做家务。/pp classql-block在村子里也有80年代没有的新鲜事物,比如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卫星电视,说明知子罗还是与时俱进的。/pp classql-block知子罗村目前大概有村民800多人,以贫困户居多。目前知子罗荒废建筑仍然很多,能再利用起来再好不过,真希望能有更多的当地山民搬回来,重建家园。/pp classql-block从知子罗下山几公里,就到了著名的老姆登村。这里的观景台,可以看到怒江大峡谷被夹在群山之间,气势雄浑。/pp classql-block与寂寞的知子罗相比,老姆登村就热闹多了,“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因怒族文化村得到政府的扶持,近年来发展旅游事业,经济条件相当不错。/pp classql-block老姆登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边。“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真的会让人心静如水。红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深爱世人”,字体鲜艳。/pp classql-block老姆登最著名的“景观”当属对面高黎贡山的皇冠山,因为它形状酷似皇冠。它独特的形状,在连绵不绝的群峰中相当显眼。/pp classql-block在老姆登的旅店房间,无意之中把窗帘打开,竟是是180度的绝美山色,嘿嘿,无意中拿到的房间,运气真好。/p p classql-block历史学家知子罗废弃的真实原因主要与地质灾害的威胁有关。/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知子罗,在傈僳语中意为“好地方”,曾是怒江州府和碧江县政府所在地,这里原本是怒江最繁荣的城镇。然而,由于知子罗建在山顶的位置,在1974年,怒江州府因地理条件考虑迁至六库,但知子罗依然作为碧江县城所在地,保持着相当的人气与繁华。/pp classql-block时间推进到上世纪80年代,地质专家经过分析鉴定,指出知子罗所在的地区可能存在发生大面积滑坡的地质灾害风险。这一预测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出于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有关部门决定撤销碧江县建制,并将县城划分到了泸水和福贡两县。1986年12月25日,碧江县被正式撤销,知子罗也随之并入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成为了知子罗村委会。与此同时,县城的居民在政府的组织下进行了搬迁,县城的许多建筑,如刚刚竣工的八角楼(原计划作为图书馆但还未曾藏书)、刚搭起支架的进修学校等,都未来得及完全投入使用就被废弃。/pp classql-block就这样,知子罗从昔日的繁华城镇逐渐变成了一座被废弃的“废城”。尽管几十年过去了,那场预测的毁灭性滑坡并未发生,但知子罗的废弃已成为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如今,知子罗保留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痕迹和记忆,成为了一个充满怀旧氛围的地方,吸引着众多都市人来此寻找逝去的童年记忆,同时也成为了怀旧电影和电视剧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知子罗废弃的真实原因主要是出于地质灾害威胁的考虑,政府为了保障民众安全而进行了举城搬迁。/p p classql-block记忆之城——云端“废城”知子罗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知子罗,一座位于云端的废城,一座尘封在记忆之中的繁华之都。在这里,太阳因为高山的遮挡,晚起早落,山城峡谷常被笼罩在浓雾之中。/pp classql-block知子罗的山麓,有天外来客——飞来石。山顶有心静神宁的高山湖、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有最好的生态茶——老姆登茶和怒江独有的漆树品种——碧乃金;有老姆登和谐宗教文化、古人类活动遗址腊斯底岩画,还有远征军、驼峰航线等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远眺气势恢宏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鸟瞰怒江大峡谷。/pp classql-block知子罗,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她曾记载了一段历史,曾有过耀眼的辉煌。1974年以前,知子罗是怒江州州府所在地,1986年前是原碧江县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在怒语里,知子罗意为“富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她历经风雨,是怒江大峡谷人文积淀较深的地方。在这里,你会听到很多有关知子罗的奇趣传闻。这些优美的故事,会把你带进那遥远的远古时代……/pp classql-block80年代中期,地质部门根据日益加剧的山体滑坡情况进行调研,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知子罗存在着大面积滑坡,有城毁人亡的可能。1986年12月,碧江县被撤销,知子罗也人去城空,只剩下世居民族——上千名怒族群众仍在这里生活。/pp classql-block从此,这里沦为“废城”。/pp classql-block如今,30多年过去了,未知的灾难还停留在预言中,知子罗却依旧是一座“废城”。当年的新楼,已斑剥破旧,一些群众又搬进空了很久的房子。/pp classql-block从昆明到知子罗,穿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扣开记忆之城的大门,去探望那些仍在这座记忆之城里居住的古老民族的“今世子民”。/pp classql-block对怒江有一些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知子罗。那座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昔日繁华之地,今日废弃之城。知子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9个怒族村之一,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比怒江高1000米。她历来是怒江通往内地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盘山公路一路攀高,车行在山崖边,路很窄、弯很大,海拔在节节攀升,怒江也越来越低,怒江对岸的高黎贡山却越来越近。车窗外,忽然飘过一片云层,瞬间大雾弥漫,遮住了视线,能见度骤然下降,打开防雾灯,没用,索性把车停下来。转瞬,云开雾散,居然吓了一跳,原来已置身云端……/pp classql-block知子罗,一个昔日边的陲都城,如今变成了一个自然村。知子罗,一座位于云端的废城。一座废城,一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千年知子罗!/pp classql-block废城知子罗,一个从中国地图上消失的地名——碧江县。/pp classql-block拨开云雾,我们看到1000多年前,远古氐羌系中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正越过碧罗雪山,从澜沧江两岸来到怒江上空的知子罗繁衍生息,他们自称“怒苏”,是碧江怒族的起源。/pp classql-block更早时期,他们的先辈由中国西北向西南迁徙。大约从隋唐开始,再从四川凉山地区和云南丽江地区,逐渐西迁到兰坪澜沧江流域。/pp classql-block知子罗是怒江峡谷早期仅有的几个集市之一。居住在更高处、同为乌蛮部落后裔的傈僳族下来赶集,用傈僳语称赞它“知子罗”,意思是“富裕的地方”、“好地方”。/pp classql-block这里,也被誉为“深山里的蓝宝石”。/pp classql-block知子罗山势高峻,地势雄伟,是能俯瞰怒江大峡谷的少数通车的地方之一,她的奇特景观显示出诱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左边是巍峨的碧罗雪山之顶,右边是苍茫的高黎贡山之雪;脚下千余米是咆哮的怒江,激流滚滚。江与山的中间,是若隐若现的梯田房舍,层层而上;周围平缓的山坡植被茂密,劲柏青松,郁郁苍苍,绿浪翻涌。/pp classql-block在很久以前,外面的人要从兰坪经一条盐茶古道,翻越碧罗雪山,经知子罗才能到达怒江峡谷。/pp classql-block因为历史上知子罗一直是怒江通往内地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所以知子罗也经历过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多重统治。/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云贵总督硕色在奏请划清丽江、云龙、保山、腾越的土人辖境奏折中,提出把知子罗划归丽江府管辖。/pp classql-block1912年,云南地方政府派遣怒俅殖边队进驻这里,设知子罗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设碧江设治局。1949年碧江和平解放,1954年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后改为州),县府、区(州)府都在知子罗。1959年,7625部队的团部也设于此。/pp classql-block这里,曾一度是怒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1962年,随着怒江第一条公路(保山瓦窑—碧江)和1973年碧福贡(碧江—福贡—贡山)公路的通车,知子罗显得孤悬于碧罗雪山之上,开始落寞起来。地域狭窄、交通不便、蔬菜供应困难等,逐渐显露出来,人马驿道仍是这里通往内地的主干路之一。/pp classql-block1973年,怒江州府迁至山下怒江边的泸水县六库镇,知子罗仍为碧江县府驻地。但是,随着州府迁到六库和部队调防,碧江县城变成了死角,失去了中心地位和作用。/pp classql-block历史的发展,常常给人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结局。/pp classql-block在后来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因为种种原因,知子罗的命运一波三折,不断逆转。一次次地经历痛苦和失落,终究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成为一座沉寂的“废弃之城”!/pp classql-block1979年9月20日至10月6日,碧江连续16天大暴雨,造成60年来最大的洪灾,全县死亡23人,重伤16人;县城北部和南部出现多处滑坡和开裂,最长开裂达50米,地面下陷1米多。/pp classql-block此后几年里,碧江县多次提出迁城,均因选址出现泥石流而未能实现。/pp classql-block1985年12月,碧江第三次提出迁城。/pp classql-block碧江三度提出县城迁址,前后历时7年,最后却出人意料地被撤销县制……/pp classql-block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知子罗、碧江县、怒江州,为建设开拓、保卫边疆、挥洒热血、贡献过青春年华的一代人而言,州府搬迁、碧江撤建、知子罗废弃,无不一次次在他们心中引发失落和痛苦。/pp classql-block因为,知子罗对他们而言,曾是他们生活工作过的州府及县驻地,曾是他们从基层上来办事的机关所在地,曾是他们与外界往来和沟通联系的必经要道……/pp classql-block他们心中有着永远割舍不断的情愫和记忆,有种难以言表的情感。/pp classql-block繁华已随风而去,多少碧江人怀着不舍之情,一步一回头地迁离故土;多少心酸往事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流失渐渐被遗忘,最后在风中化为无形……/pp classql-block知子罗虽比不上楼兰古城、吴哥遗址,但是,她在怒江州的发展史上,也楔刻过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随着州府搬迁、碧江被撤,一个县城永远从地图上消失了。/pp classql-block撤县时,特意从大理请工匠打造的县城新景观———八角楼才竣工不久,名为图书馆,却还没来得及放进去一本书;县进修学校才搭起2层的支架,门窗还没安上就全拆了;4层的工商银行大楼才启用1年;可容纳千人的电影院才放了3天电影,就沉寂下来,不久拆了给山下两个乡各建一个中型影院。/pp classql-block县城搬迁后,知子罗全村13个村民小组,除了知子罗下村2个组处于安全地段,其他11个组都获得了分房福利。这时,地处边疆、经济尚不发达的知子罗村,却提前跑步进入“按需分配”的社会。/pp classql-block于是,州长办公室燃起了木柴,银行保险库里唱起了歌,新华书店里众人在猜拳喝酒,武装部里一对新人刚入洞房……/pp classql-block农民住进威严的政权大楼,这在全国估计是独一处。/pp classql-block1987年8月底,撤县搬迁工作全部结束。县城开始被知子罗村公所接管,住在县城周边的知子罗村民纷纷涌入。由于处在县城南北滑坡带上的所有房屋全部被清拆,住在上面的170户群众共738人,搬到县城中间的安全地段,分别住进了县里留下的瓦房、平房和楼房里。/pp classql-block老村支书李忠雄那时在村里当干事,每天忙着分房。县工作组照顾他,把原部队团部副团长住的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分给了他。/pp classql-block褚红色的门、明亮的窗玻璃、原色的木地板,让他一家子刚住进来时还不太适应。前些年,房子漏雨严重,儿子嫌屋瓦朽旧,要用木棉瓦替代,老李坚决不同意,宁愿花8400元去翻新。他觉得还是老的好,就像屋里的铁杉木板,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年龄,还是有新木比不上得结实。/pp classql-block当尘埃落定,人去城空。昔日繁华如梦的知子罗,一下空寂下来。这个曾是怒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成了怒江大峡谷中一座凄凉的城市。/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定格了,一座城市都可以说没就没,更何况是人。/pp classql-block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声无奈的叹息,在山顶上随风散去。/pp classql-block从此,这里成为废城。/pp classql-block从此,物是人非,知子罗的繁华不再,有的只是远在天边的一种寂寞。/pp classql-block从此,千年的知子罗,成为记忆中的废城……/p p classql-block废城不废!/pp classql-block怒江上空、碧罗雪山腹地的废弃县城,时光定格在30年前,成为中国都市图变之前的最后模板。/pp classql-block知子罗,这个被拆去了一半的废弃县城,悬在怒江上空1000米处,对着高黎贡山,在迷雾里若隐若现。/pp classql-block清晨,一个难得的好天气。/pp classql-block对面的高黎贡山白云环绕,恍若仙境。位于碧罗雪山腹地的知子罗,也在晨曦中渐渐显出身影,安静祥和,却也显得有点冷清。/pp classql-block站在知子罗俯瞰怒江,极目远眺,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地带,幽深神秘、绚丽灿烂、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怒江和森林尽收眼帘,具有一种凄婉、寂静、毫无做作的粗犷美。/pp classql-block山峦之间,刀削般的峭壁,更象一幅幅水墨画。/pp classql-block知子罗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城,曾经有过属于她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眼前,就是静止的废城,面对高黎贡山,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怒江,从她脚下流过。/pp classql-block在怒江大峡谷两岸的山坡山梁上,散落着以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居多的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她们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大峡谷两岸,吸引着世人的目光。/pp classql-block怒江,也是中国“最后的后花园”,曾经的弃城,如今变成怀旧之城。/p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后,众多的都市人,开始不辞辛苦来到知子罗,寻找逝去的童年记忆和历史遗痕,追思怀旧、吊古寻幽。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记忆之城”。/pp classql-block这些年,随着知子罗的形象被误入的户外爱好者发现,来到这里的“追忆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在旧城的主干道上,出现了一家“旧城客栈”。/pp classql-block走在知子罗街上,冷情寂寥。紧闭的门、破碎的窗,让人感到是座空城。只有偶尔传出的说话声、电视机的声音和院中鸣叫的家禽,才让人明白:这里还是有人居住的。不管这些人是废城管理人员,还是不愿离开的人们,间或是外来人。但在行政管理上,它确实被废了。/pp classql-block走在略显凄凉的街道上,时间仿佛倒退了30年。这就是30前知子罗的原貌,至今没什么变化。/pp classql-block而外面的世界,却早已天翻地覆。/pp classql-block至今,被半废弃的知子罗,仍然保留着1986年中国城市的样貌。在这里,让人感觉连时间都静止了。/pp classql-block曾经的图书馆八角楼前,闪着光芒的毛主席头像还依稀可见;这些头像,曾是这个村子里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在县政府的青砖办公楼里,住着从山上搬来的傈僳族居民。县城原有的居民撤走后,住在周边的山民纷纷涌入。/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居住的,还有一些不愿撤走的居民和一些租户。/p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如今的知子罗村委会,长住居民还不到1000人。他们虽然住的是楼房,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楼道里养着家畜,到处是烟熏火燎的痕迹,菜园、杂物间和柴火垛布满那些楼房的周围。/pp classql-block住在知子罗村的原居民,大部分是怒族居民,这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如今,住在知子罗楼房里的怒族,已经无法看出他们本民族的居住形式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知子罗,没有班车,没有邮局、电信、银行……这里是一个被忽略的死角。/pp classql-block流连废城,处处有穿越时空的错觉。/pp classql-block废城中唯一的一条街道两边,还保留着文革前后的建筑,旧城建筑基本没有拆除,被民族群众继续使用。空宿舍养了猪、旧办公室养了鸡、窗下有被遗弃的水磨石浴缸。少人来往的唯一街道上,溜达着一群硕壮的火鸡……/pp classql-block站在知子罗,第一眼看到的是那个八角楼,也称“望江亭”。这里曾是原碧江县图书馆,也曾是碧江县最雄伟、最气派、最有艺术风格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八角楼旁是昔日的碧江广场,面积有近千平方米,是当年许多机关、单位举行文体活动的地方。面朝广场的是幢残破不堪的三层楼房,它曾是早期进驻怒江的边防十团的机关办公地。/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工人文化宫,历经几十年风雨,招牌历历在目,只是人去楼空。/pp classql-block历经岁月的洗礼,这些建筑已被剥去了原有的色彩。/pp classql-block一座废城,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荒凉清冷的街道、层层斑驳的石阶、几根歪斜的电杆,一段脱尽白灰的残垣透出里面黄色的土坯,墙头上枯瑟的茅草,空中飘拂着的袅袅炊烟……所有的这些历史遗迹,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悲喜交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知子罗的面貌,让人觉得凄惨和惆怅。/pp classql-block历史模糊,岁月模糊,记忆也有些不清晰了。/pp classql-block这里仿佛将小城的历史定格,哪怕历经沧海桑田、历经变迁,她仍像是一个活化石一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街道尽头,是座孤寂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背衬着皇冠山,倒影于水塘中,涟漪荡漾。/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初,法国传教士从迪庆州的茨中村开始,一路翻越碧罗雪山将基督教带到了这里。慢慢地,宗教在这里生根发芽。至今,这里的多数村民还保持着周末聚集到这里参加礼拜的习惯。所以,这里的村民虽然生活贫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善良。/pp classql-block再望过去,过去的学校还在,过去的戏台还在。但是,屋顶上晾晒着的成排玉米,却彰显着生气——废城没废,依然在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陆续有原住民搬迁回来。也有外乡人看中了这里的旅游商机,抢先进驻。一位江苏籍的早期移民买下了这座楼的几间房,开了间杂货店。有人开始盖楼修屋,狗吠和拖拉机的声音,同时回荡在废城上空。/pp classql-block阳光下,一位老者迎着太阳,蹒跚地走过空荡的街道。/pp classql-block他远去的背影,定格在镜头里,定格成这座“记忆之城”的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一座城,由于政府的迁移而空虚;再因为村民的入住,而又让它生动起来。/pp classql-block如今,废城不再。/pp classql-block在曾经的缝纫社大楼里,怒族汉子阿波和妻子开了一家客栈。阿波说,近年来,假期到知子罗的客人很多,尤其是黄金周期间。/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知子罗城、知子罗山上,有个四五十年历史的茶厂。可以买到本地知名的老姆登茶,也叫炒青茶。山上的茶老板家更是地势绝佳之处:在山下看不见他们,而他们在山上却能俯瞰山下。/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俯拍怒江大峡谷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知子罗城下,是著名的老姆登村,人丁兴旺。半山上的基督教堂旁映着白云的水塘,俨然成为村里的文化中心。周末,远近的民族群众来做礼拜,在傍晚的落日余晖前,还能听到那传说中的无伴奏多声部圣歌。/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民族群众能歌好酒,也善良聪明能干。如今的老姆登村,因为是怒族文化村而得到扶持,已经开起了不少农家乐。/pp classql-block“你从遥远的地方来,我一辈子没有这样高兴过。可你离别的如此匆忙,但愿你不会忘记这里高高的雪山、奔流的怒江、还有我们……”/pp classql-block入夜,篝火在熊熊燃烧,身穿传统服装的傈僳族和怒族男女,敲打锣鼓,围着梯子跳起了传统的舞蹈。凄美的歌声里,惋惜和留恋拴住了每个游子的心。/pp classql-block在村委会副书记黄利新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当地民族群众的安居房。/pp classql-block“以前啊,我家住的是茅草房,每年的粮食都不够吃,生活非常艰难。”50岁的余才子,之前是从大悬崖村搬迁过来的,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近年来,他开始种植核桃和草果,现在仅草果的种植面积就已经达到了300亩。/pp classql-block“现在,草果都逐步挂果了。等进入盛果期,每年收入能达到80万元。”算到这里,余才子憨厚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pp classql-block黄利新介绍:“余才子不仅自己发展种植业,他经商的头脑还非常灵活。这些年,他将村民的核桃收购起来,销往外地,赚了不少钱呢!”/pp classql-block而今,知子罗虽然昔日不再,但却依然散发出其特有的魁力。/pp classql-block近年,一部反映当地民族跨越变迁的真实电影在这里拍摄,名字叫《知子罗》。导演恰是看中了它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人文精神与气息,还有山水间富有交流的张力。/pp classql-block废城不废。/pp classql-block也许,这就是知子罗现实魅力所在和未来嬗变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罗因果的经典十句话,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人生就像一场戏,笑泪交织才有趣‌: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充满了各种滋味,欢笑与泪水并存,这样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2.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鼓励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pp classql-block3.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提醒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当机会来临时,才能紧紧抓住。/pp classql-block4.知识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有了知识,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高。/pp classql-block5.坚持就是胜利‌:在遇到困难时,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迎来胜利的曙光。/pp classql-block6.乐观面对生活‌: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不如意,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7.善良的人最受欢迎‌:善良是一种美德,一个善良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pp classql-block8.光说不做假把式‌: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pp classql-block9.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我们要以善待人,才能收获他人的善待。/pp classql-block10.珍惜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无法预知,只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每一刻。/pp classql-block这十句话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指导。希望它们能照亮你前行的路,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有意义。你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吗?/p

猜你喜欢

  • 打好“文、旅、农”援滇组合拳浦东助力福贡再腾飞2025年6月22日汪知子

    打好“文、旅、农”援滇组合拳浦东助力福贡再腾飞2025年6月22日

      浦东对口援建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该县地处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中,当地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高山农副产品丰富,有“石月秘境、峡谷福地”的美誉。2020年,福贡县脱去“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帽子”,实现了“一跃...

    2025-06-22 38
  • 春节游怒江:探秘云雾中的老姆登与知子罗?福贡知子罗汪知子

    春节游怒江:探秘云雾中的老姆登与知子罗?福贡知子罗

      春节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活力,特别是在怒江,这片被山水环绕的神奇土地上,春季的气息愈发浓烈。走进怒江,便是走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而春节期间,怒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新年。此时,怒江的江水在阳光下闪...

    2025-06-22 34